資訊 | 如何在高新開發區開展【環保管家技術服務】
更新時間: 點擊:13137 所屬欄目:行業動態 Update Time: Hits:13137 Belong Column:Dynamic
工業園區是產業升級的主要載體和推進城市化的重要抓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區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也會成為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區域之一。
2016年4 月15 日,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積極發揮環境保護作用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環大氣[2016]45 號),該意見中指出:“推進環境咨詢服務業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工業園區聘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服務公司作為“環保管家”,向園區提供監測、監理、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污染治理等一體化環保服務和解決方案”。由此,在環境保護領域正式提出了“環保管家”的概念。
相對于目前大多數工業園區及企業已廣泛采用的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營等單一的服務方式而言, 環保管家”是一項更綜合、更全面的環保技術服務工作,是針對目前國內的環保形勢推出的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
針對服務對象特征,“環保管家可提供專項定制的咨詢及工程技術服務,為工業園區及企業提供從項目立項、規劃選址、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理及排污許可等全流程”的技術咨詢服務,從環保政策解讀、環保問題咨詢、環保決策指導、環境風險管控、污染物達標排放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
本文以河北省某地市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例,分析了傳統工業園區環保管理實際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以環保管家服務作為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并探討了在工業園區開展環保管家技術服務的工作內容和意義。
1、 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環保管理現狀
1.1園區概況
河北省某地市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多年發展,高新區目前實際管轄面積320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全區累計注冊工商企業420余家,園區主導產業包括綠色飲料食品制造、生物醫藥制造、智能化儀器儀表、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等。
1.2環保管理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新區主日常環保管理工作由高新區環保分局負責,分局設管理科、監察科等業務科室,承擔項目預審、環保監督管理、排污登記、環保信息統計等工作。
由于園區內企業數量相對較多且行業類型多樣,涉及的日常管理工作量較大、事務繁瑣,且受制于人力物力短缺、技術支撐能力不足等原因,實際管理過程中難免顧此失彼,難以面面俱到。園區現狀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更新不及時。對國家新發布實施的環保法規、政策及標準掌握不及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解讀,無法對園區內各項環保防治措施的提標改造工作提供督促和指導,造成園區管理與政策要求相脫節。
(2)環境整體性觀念不足。對園區所在大環境認知不透徹、環境制約因素考慮不充分,造成園區產業定位不清晰、規劃布局不協調、公輔設施設計不完善、入駐企業不合理等決策失誤。
(3)專業人員技術配備薄弱,缺乏專業指導。園區內各企業涉及食品、醫藥、化工、冶金等諸多行業,各類企業排污特點不一,且環保設施種類繁多。園區管理人員無法對園區內所有企業的環保設施是否正常運營進行有效判斷和監管,影響環保設施的治理效果;同時,受專業知識的限制,不能及時排查出存在的環境隱患并實施提升改造,進而影響園區整體環保水平。
(4)園區管理事務繁重,人手不足。園區雖已進行劃片管理,并實施重點事項專人專管的機制,但由于區內企業相對較多、各類環保事務繁重、管理人員配備相對不足,加之環保工作本身的突發性和不確 性,實際管理過程中,存在顧此失彼、心有余力不足的情況。
(5)缺少環保專家團隊。園區環保工作涉及環境評價、排污許可、清潔生產、職業健康、環境檢測等多項業務,每項業務各具特色,遇到的問題也五花八門。然而由于未建立專家咨詢機制,實際工作中缺少專業的理論、技術指導,遇到問題只能臨時抱佛腳,實際效果不佳。
此外,在環境管理技術咨詢、環境保護執法檢查、環境發展戰略制定等方面過度依賴以往經驗和模仿其他園區,缺少針對園區特色的專業指導,園區管理缺乏生氣。
總而言之,園區環保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科,想做好做精,管理者既需要有專業的環保知識和技能,又要有靈活的管理技巧和思路,然而對于大多數園區來說,讓管理者成為“全能型選手”是不現實的。由于在不擅長的環保技術等事宜上消耗了較多的時間精力,在管理上難免分身乏術,影響了園區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2.1環保管家承擔工作內容
“環保管家”作為一項綜合性的環保技術服務工作,可協助園區從環保角度完成園區產業定位、政策符合分析、區域產業布局、構建循環產業鏈,環保咨詢、環保決策指導、污染治理、環保設施運營、環境風險隱患排查等工作,并完善園區環保管理體系建設、園區環保規劃工作方案制定、污染物排放合規性服務、環保程序合法性服務、污染物治理專項服務,最終實現園區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體可承擔工作內容如下:
(1)規劃設計階段提供環保咨詢服務,避免環保決策失誤。根據園區所在區域經濟結構及環境狀況,確定環境制約因素,協助園區管理部門確定產業定位,并合理規劃產業空間布局;協助園區確定集中供熱、 污水處理等公輔設施布局、工藝選擇及建設規模等。
(2)園區項目引入及建設期協助辦理環評等入駐企業的前期手續,并在后續建設及運行過程中提供系統的環保技術服務。協助對擬入駐園區項目進行評估,確定其是否符合園區產業定位、規劃布局及循環產業鏈要求;協助企業辦理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理等在內的相關環保手續,確保環評及批復要求的環保措施嚴格落實,并在實施過程中提出優化建議;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協助企業完成對環保設施的選型及采購;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協助企業進行環保治理設施調試、運行、維護等工作。
(3)園區運行期協助指導園區完成環境管理體系的構建并正常運行。協助對園區內各企業環保治理設施的日常運營進行監督、監管;定期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環境風險排查、環境及污染源檢測、針對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指導實施;協助園區及企業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協助園區及企業申請環保專項資金;協助企業定期進行清潔生產審核,提高清潔生產水平;根據環保管理部門要求及企業實際情況協助開展日常環保咨詢及專項環保知識培訓;協助園區開展年度專項工作報告、環保信息年度報告等工作;協助園區制定大氣、水、固廢等污染物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及時追蹤國家新發布實施的法規、政策及標準,對其進行解讀,結合園區實際情況提出對應改進措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4)搭建園區環保大數據平臺。根據園區自然環境數據、企業生產情況及排污信息數據等基礎資料,通過大數據分析、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園區企業動態化平臺,同時整合專業咨詢團隊,為園區提供 的一站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環境管家服務。
2.2環保管家服務模式的意義
(1)有利于園區管理部門提高監管水平。通過環保管家的介入,可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的人員和技術優勢,針對具體的環境問題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將管理部門從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最大程度的彌補園區環保管理上的短板。園區重點負責行使其管理職能,環保管家負責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和實際服務,促進園區環保管理的專業化、精細化和集約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園區管理效率和監管水平。
(2)有利于企業提高自身環保水平。工業企業受制于自身人員配備不足、專業水平不高且缺乏經驗等因素,在實際工作中感覺無從下手,遇到問題時不知所措,打擊了企業提高環保水平的自信和初衷。通過引入環保管家第三方服務,針對企業遇到的具體環保問題,進行專業的解答、釋疑,同時通過定期組織專家講座、開展技能培訓等方式,促進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污染防治水平及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3)有利于促進環境管理的公開公正。保證環境管理的公開、公正,是當前各級環保管理部門面臨的首要難題,尤其是在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和回答公眾投訴時,相關部門由于缺乏專業性和公開性,易導致公眾對調查過程和處置結果產生疑義。通過環保管家第三方服務的介入,實現對園區各企業的常態化監督。當發生環境污染事件時,由第三方服務單位提供日常監管材料,結合環保部門對事件的調查情況,由管理部門發布公正、客觀、專業的事件調查材料,提高行政透明度,增強環境管理的公開公正。
園區環保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課題和難題,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環保管家工作在工業園區開展后優勢明顯,通過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專業技術服務,彌補了管理上的短板,解除了管理者的后顧之憂, 實現了“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促進了園區整體環保水平的提高。
目前,園區環保管家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市場體系不健全、機制不完善、服務機構不規范、工作模式不成熟、承擔責任不清晰等問題。服務過程中,需要園區管理部門、企業和服務單位密切配合、加強溝通,為環保管家服務工作營造互信互通的市場氛圍,為環保事業的發展共同努力。